贵阳市息烽县西山镇小堡村,距离县城7公里,面积2.9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378户1452人。底寨河穿村而过,15摄氏度的平均水温,为当地发展生态渔业送上了一份天然厚礼。
2020年,贵州水之源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小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将生态渔业养殖基地落户于此。基地总占地52亩,采用冷流水养殖、高位池养殖、陆基钢仓式养殖、工厂化养殖4种模式,养殖鲟鱼、虹鳟、大口鲶、西藏裂腹鱼等60万尾,年产商品鱼约500吨。2024年4月,随着“数字鱼仓”的建成投用,小堡村农业步入智慧化时代。
“通过智慧渔业系统,我们既能对鱼类存活状况、生长情况和投喂饲料的配比精准掌控,还能有效监测和管理水中pH值、溶氧量、亚硝酸盐等指标。”公司负责人翟兵介绍,引入智慧渔业系统后,预计可使产量提升25%左右,真正实现“科学养鱼、高效养鱼、生态养鱼”。同时,鱼池配套了“四池三坝”尾水处理模式,可实现“鱼肥水自清”的生态闭环,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剩余50%目前,该基地已成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骨干基地、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23年、2024年,基地销售额超1200万元,成为带动小堡村振兴的标杆产业。
产业发展直接惠及村民,公司每年带动70余户村民实现增收。
“村里发展养殖业后,我就留在家乡发展了,既能照顾家里,又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民熊世国自2021年起就在生态渔业养殖基地工作,负责投放鱼苗、清洗鱼池等工作,每月有4000元收入。
2022年,小堡村将100万元村集体扶持资金入股公司,每年稳定获得6万元分红。
集体经济的壮大,为村容村貌的改变提供了资金支持。近期,该村接连投入资金,完成路基修复和路面硬化5公里,河道治理4公里,实现了广电网络全覆盖。村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广场等场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我们将继续聚焦产业振兴、环境提升、治理优化,培育壮大特色农业,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完善治理体系,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小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学凯表示,村“两委”将带领全体村民,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奋力前行。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于:北京市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