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到晚上就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嘴巴发苦,坐哪儿都忍不住“连环放哨”?别急着怪空气,中医一看就知道,这是肝在闹脾气。
肝,是个典型的“情绪控”,最爱生闷气、发火、闹别扭。它一不高兴,气机就不通,叫“肝气郁结”。气一堵,火就来,叫“肝郁化火”。于是,失眠、口苦、屁多,三件套齐了。
失眠在肝,是因为肝不藏魂。中医讲“魂藏于肝”,肝气不舒,魂不守舍,晚上就容易多梦、难入睡,甚至半夜三点盯着天花板思考人生。
口苦在肝,是因为胆汁上泛。肝胆相表里,肝火旺,胆汁就容易往上涌,嘴巴一张,自带“苦瓜味”。
屁多还在肝,是因为肝木克脾土。肝气一堵,影响脾胃运化,吃进去的东西不消化,气滞湿阻,肠道就“咕噜咕噜”放个不停。
那怎么治?不是吃安眠药、不是嚼口香糖压味儿,而是——疏肝解郁!
推荐一个轻量级“解郁组合”:柴胡6克、白芍6克、酸枣仁3克、陈皮6克,煮水喝,舒肝理气、养心安神。
柴胡是“疏肝第一药”,归肝、胆经,专解郁结;白芍柔肝养血,把暴躁的肝安抚下来;酸枣仁安心神,专治失眠多梦;陈皮理气健脾,顺带压制一下“肝木克脾”的局面。
《伤寒论》里有“柴胡汤”解郁,后世《金匮要略》有“酸枣仁汤”安神,这组合虽小,但思路清晰,适合轻度肝郁体质的朋友。
肝不是用来气的,是用来养的,疏肝理气,调畅情志,比数羊有效多了,今晚,别再盯着天花板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